NEWS AND INFORMATION

中巨新闻

暖风频吹的产业红海: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制造显

来源:中巨新闻 发表时间:2021-03-31

    “通过穿刺静脉插入导管直至患者心脏,导管尖端到达患处后,通过射频电流消融掉引起房颤发作的异常心肌组织。”这一幕精准的手术,并非是哪位名医操刀,而是名为“Sensei”的进行的操刀手术。如今类似机器人做手术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运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曾经只停留在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走入现实中。

  在201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行业产生重大颠覆性影响,"智能+X"将成为创新时尚。人工智能将在国防、医疗、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事实上,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而时至11月,《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已基本制定完成,“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

  “中国制造”正在催生海量需求,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市场,占据了全球需求量的20%以上。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达到10万台左右,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

  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较之国外市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仍处在发展初期。民生证券研究人员从应用领域分析指出,国外企业主要生产价值量较高的机器人且应用领域比较集中(汽车占50%),而国内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价值量普遍偏低。“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尚不完善,国内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减速机等核心部件企业,本体核心技术被外资垄断。”

  政策加码布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概念从1956年提出,至今历经了近60年的演进,已从单一功能设备向通用设备、单一场景到复杂场景、简单行为到复杂行为的逐渐发展。

  现阶段人工智能产品仍仅仅是辅助人类工作的工具,多表现为传统设备的升级版本,如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扫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未来随着科技等技术的发展,或将会出现在各类环境中模拟人类思维模式去执行各类任务的真正意义的智能机器人。

  据了解,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科技成果已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也正基于此,我国出台了大量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

  一系列政策描绘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将较“十二五”末新增4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26万台,保有量达到180万台,较“十二五”末增加140万台。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指出,“中国制造2025”目标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核心就是要抢占新一轮国际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其主要措施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机器人、3D打印、智能工厂则是其重要支撑和依托。

  据了解,工信部2015年就机器人产业开展三项重要工作,一是制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引导行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机器人研发、应用;三是在重点制造领域推广机器人应用。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中国机器人“钱途”广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对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重大需求,发展智能产业和智慧经济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表示。

  中国制造业企业多数仍处于自动化的早期阶段,随着未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中国工业制造业也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对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会大幅度释放。

  对此,各大机构基本也都看好机器人的需求,提出了较高期值的预估。

  根据IFR调查,2004-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10%,也预计2015-2020年相关增长率将升至16%,且2015-2020年在全球各区域中,以中国的增长潜力最高,预估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

  研报预测,未来国内将形成千亿级工业机器人市场与百亿级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大部分需求将来自于汽车以外的一般制造业。银河证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在服务机器人行业将有望出现巨头级龙头。

  随着将来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逐步规模化使用机器人,届时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走向成熟,且有望出现百亿级的龙头企业。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大型企业在积极布局,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传统制造企业如(000725.SZ)、机器人(300024.SZ)、(000410.SZ)等也都在进行相关布局。

  如机器人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工业机器人产品线较丰富,有望在优势的汽车领域和潜在的低端产能领域能够紧抓需求的快速释放,特种机器人、激光装备及洁净机器人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对于机器人自身发展的优势,沈阳新松机器人智能移动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玉鹏向记者透露:“依靠技术、价格和本土服务优势,新松占领中国汽车总装大约95%的市场。”目前,新松以市值510余亿人民币跻身国际同行业前三甲。据悉,新松三分之二的产品在外资外企中使用,出口国家达23个,改变了中国产品在低端应用、难走出国门的局面。

  而在医疗机器人领域,(002698.SZ)则走在较前列。博实股份与哈尔滨思哲睿、苏州康多机器人等合作,投资了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及智能器械完整的项目。思哲睿医疗长期从事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国产达芬奇机器人)、系列化机器人手术器械等高端外科手术设备和智能医疗器械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安信证券指出,若思哲睿医疗研发项目开发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能顺利按计划取得成功,能够覆盖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十余个外科手术科类,设备应用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概念,例如机器人的动态市盈率稳定在160倍以上,自动化设备生产商(300097.SZ)动态市盈率则超过700倍。在VC、PE活跃的新三板市场,11月刚刚挂牌的天智航(834360)估值在一周之内就达到30亿元。

  产业前路尚待追赶

  不过,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距离世界发达国家依然还有很大差距。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中,中国的机器人密度显著低于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机器人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12月9日,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指出:“2013年,我国就成为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并至少在未来30年继续保持这一地位,但是我国500多家机器人企业并不占有任何优势,与国外机器人企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也曾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而这些零部件占到整体生产成本70%以上。

  据了解,前述领域中,精密减速器75%的份额被日本垄断,国内高价购买占到生产成本的45%,而在日本仅为25%,我国采购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已经高于国外同款机器人的整体售价,在高端机器人市场上根本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

  在罗军看来,本身在传统机器人领域不可能“弯道超车”,而且我国机器人产业正陷入误区——“一是沿海城市纷纷推进的"机器换人"计划没有将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培育有效结合;二是各地的招商引资只顾眼前利益,虽然机器人暂时提升了传统制造业,却又诞生了一大批新的传统机器人企业,三五年之后将再次面临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三是机器人发展思路整体上缺乏战略性与前瞻性,过度强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却忽视了机器人产业2.0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可能已不再是核心,将被新的核心零部件所取代。”罗军认为,如果机器人没有人工智能的功能,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金华君度精品酒店

杭州天伦精品酒店

昆明ARENA酒吧

昆明 F PARTY

昆明H PARTY party k

常州 ET NIGHT CLUB

台州space酒吧

杭州江南会1001酒吧